如今,在工貿(mào)企業(yè)安全管理實踐中,一個核心概念是充分理解和有效管理風險。此外,風險管理過程通常包括三個關鍵步驟:識別風險、控制風險和監(jiān)控風險。
通過HAZOP/LOPA等風險評估方法,我們可以識別各種風險,并為每種風險配置相應的防范和控制措施。在化工企業(yè)的日常風險管理中,有效地維護和管理這些防范和控制措施非常重要,以確保識別的風險得到控制。
事實上,工貿(mào)企業(yè)防控措施的管理存在許多問題。這不僅削弱了防控措施的有效性,而且嚴重影響了整個企業(yè)的風險管理體系。
風險防控措施管理問題及原因分析
1、防控措施的實際作用不明確。
許多員工對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及預防風險缺乏清晰的認識。例如,員工可能知道某個特定警報的存在,但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設置這個警報。
2、防控措施信息不完整
企業(yè)不同部門之間的防控措施信息往往不統(tǒng)一,難以獲取基本信息。例如,生產(chǎn)、設備和安全部門維護不同的防控措施清單,內(nèi)容不同,僅供部門使用。
3、防控措施失效后果不明確。
預防和控制措施的失敗、消除或消除通常與實際風險無關。即使發(fā)現(xiàn)隱患,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也往往與風險評估結果無關。此外,工廠實時風險評估未能有效反映防控措施的隱患和缺失,損害了工廠對實時風險的感知能力,埋下了重大事故的隱患。
4、防控措施的管理責任不明確
責任分工不是通過明確的清單來管理的,而是在一個模糊的部門責任制中,有時甚至會導致一些措施長期無人值守或未經(jīng)維護和檢查。
如何加強風險防控措施的管理?
一、建立與風險事件直接相關的防控措施
企業(yè)應確保員工了解每項預防和控制措施背后的具體風險場景,以及如何幫助緩解或消除這些風險。這可以通過培訓和教育來實現(xiàn),以確保每個員工都能理解日常工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意義和目的。
二、統(tǒng)一防控措施基本信息平臺
建議建立統(tǒng)一的信息平臺,以確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訪問性。平臺應覆蓋各部門的預警、報警等防控措施信息,以確保這些信息在整個企業(yè)中是一致的。
三、建立企業(yè)標準防控措施隱患排查表。企業(yè)應當制定并實施一套標準化的防控措施隱患排查表。表格應當對項目進行具體檢查,責任人應當明確。
四、將防控措施檢查結果與工廠風險水平掛鉤的企業(yè),應將防控措施的狀態(tài)實時納入工廠各區(qū)域、各設備、各設備的風險水平計算。這樣,防控措施的任何變化都將直接反映在風險評估中,這將有助于管理層更準確地了解當前的安全狀況,從而做出更有效的決策。
我們要明白雙重預防機制的二道防線是什么。第一道是管風險。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,從源頭上系統(tǒng)辨識風險,分級管控風險,努力把各類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(nèi),杜絕和減少事故隱患。第二道是治隱患。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,認真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缺失、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(huán)節(jié),堅決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(fā)生之前。
可以說,安全風險管控好了,就不會形成事故隱患,隱患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治理就不可能釀成事故。要通過雙重預防的工作機制,切實把每一類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(nèi),把每一個隱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,把每一起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。